关注我们
荆楚网 > 新闻频道 > 内容原创

荆楚温度 | 一人拿下240000元奖学金,这位博士小哥哥火了

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06日16:31 来源: 荆楚网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:王会)8万元,三度夺得!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,他一人独揽24万元奖学金。近日,这位爱穿格子衫的博士生走红网络。他不仅发表多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,斩获国际科研赛事大奖,还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……他就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届校级优秀博士毕业生——郑卓。

DM_20250318200237_001.jpg.jpg

2024年,郑卓第三次荣获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。从一名初入大学的少年,到如今的青年学者,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蜕变。硕士阶段,郑卓进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,专攻摄影测量与遥感。最初,他的研究方向是目标识别与定位,随着科研能力的提升,他开始思考如何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课题。他始终认为,科研的价值,在于服务国家发展,“我的研究方向,应该紧贴国家需求。”于是,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——灾害及其变化。如今,郑卓的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曾经的报国信念,如今已枝繁叶茂。

DM_20250318200237_002.jpg

灾害监测与变化分析是一个相对冷门的方向,但郑卓深信,这项研究能够为国家提供实际帮助。“灾害发生时,遥感技术能成为穿透阴霾的光。”2022年,在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答辩现场,一位评委老师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除了灾后评估,遥感技术能否实现灾前预测,从而更大程度减少损失?”这一提问,成为他科研路上的重要启发。在他看来,遥感不仅是灾害发生后的“救援之眼”,更应成为灾前预测的“智慧之脑”。从防灾、减灾到救灾,遥感技术在每一个环节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,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。科研之路,并非坦途。郑卓始终相信——“有些牛角尖,值得钻。”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问题。在他看来,每一个算法背后,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细节,唯有深入复现、不断改进,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。

DM_20250318200237_003.png.png

科研之路漫长而艰辛,但郑卓并非孤军奋战。他的导师——钟燕飞教授、张良培教授,给予了他深远的影响。“他们是我科研路上的灯塔。”在两位导师的教导下,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”成为他科研生涯中的信条。老师们对学生严格要求,但也充分尊重学术创新,为他营造了宽松且充满挑战的科研环境。在这样的熏陶下,郑卓不仅培养了求实严谨的学风,更懂得科研不仅要有成果,还要能让学界内外的人理解其价值。他深刻意识到,“科研人需要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,能够清晰展现研究的意义。”

如今,郑卓正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。从珞珈山到斯坦福,他始终坚持初心——“将小我融入大我,学成归来,报效祖国。”

logo.jpg.jpg



【责任编辑:雷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