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王远博)“损害赔偿不能超过实际损失,更不能借维权牟利,这是‘填平原则’的核心要义。”近日,武昌区紫阳街道办事处联合武昌区紫阳司法所以“1+3”结对模式,将专业法律顾问与基层调解力量有机融合开展工作培训,为社区治理注入法治动能。
律师分享调解经验。 通讯员供图
深耕社区十二载的法律顾问刘律师以步梯房里的调解故事开篇,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案例。“日均三万步是我的工作标配”,这位常年穿梭在老旧小区的律师坦言,调解的秘诀在于“四步法”——耐心倾听让诉求浮出水面、实地走访使症结无所遁形、换位思考促立场相互靠近、成本核算助矛盾理性化解。他手机里的运动轨迹见证着无数纠纷从模糊到清晰,最终在法理情交融中达成和解的过程。
结对仪式活动现场。 通讯员供图
活动现场,志愿调解员郑重签署结对协议。水陆社区的姚大姐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,从国企退休后,这位热心肠的“法律明白人”在调解工作中重拾人生价值。一句“姚姐你来评评理”的坚持,让她成为街坊邻里的“定心丸”。在她的调解日志里,既有空调滴水引发的邻里嫌隙,也有宠物扰民导致的剑拔弩张,但这些碎片的走向更多的是握手言后的笑容。
据紫阳司法所负责人介绍,今年将重点推进“三线融合”工程,即以民调主任为轴心、网格员为脉络、志愿者为延伸,打造立体化基层法治队伍,并通过专业培训、案例研讨、跟班实训等方式,持续提升“法律明白人”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,让这支队伍不仅能在纠纷调解一线冲锋,更能在普法宣传、民意收集等多方发挥作用。
培训当天,二十余位新晋“法律明白人”获颁工作手册和调解日志,这些穿梭在楼道巷陌的法治使者,正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法治温度,用真情搭建沟通的桥梁,让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”的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。
Copyright © 2001-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-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-20231273 -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鄂)字第000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-
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(鄂)字3号 -
营业执照
鄂ICP备 1300057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
版权为 荆楚网 www.cnhubei.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