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我们
荆楚网 > 新闻频道 > 湖北日报

后人讲述抗日英烈陈怀民遗物故事 一只瓷水壶诉说家国情怀
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2日08:51 来源: 湖北日报

侄儿陈德展示陈怀民的照片,讲述叔叔以身许国的故事。 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)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海冰

血染的抗战日记、刻字的瓷水壶、空军徽章镶嵌的项链……4月29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抗日英烈陈怀民的侄儿陈德的家中,从斑驳的老照片里辨认英烈遗物,仿佛见证了87年前的“4·29”武汉空战壮怀激烈的一幕。

“叔叔多次对我的爷爷说,一定要把日本军国主义赶走,才对得起国家,对得起民族。”76岁老人陈德拿出珍藏的两张老照片:一张是穿着西装、留着“背头”,很时髦的公子派头;另一张是头戴军帽、身着戎装、表情庄重的铁血军人的形象。两张都是叔叔青年时期所拍,前后相隔时间不长。

“‘一·二八事变’后,日军暴行激发了我叔叔的爱国激情,从此投军报国。”陈德说,陈怀民毅然加入空军,并将原名“天民”改为“怀民”。

87年前的4月29日,武汉上空爆发了激烈空战。陈怀民驾驶空军战机勇敢迎战5架敌机,最终与日本战机同归于尽。“叔叔遗体被打捞出来后,从他胸前的弹痕旁发现了一本日记。”陈德神情凝重地说,上世纪80年代中期,这本血染的日记本被陈德父亲陈天和赠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,成为教育一代代国人的实物教材。

陈德拿出一张博物馆开具的收藏清单,上面用钢笔写着:“1.日记本一本;2.陈怀民18日给妹妹难的信一页;3.陈怀民6日给妹妹难的信一页;4.田策卫为陈怀民写的事略碑文4块……7.飞行员眼镜盒一个;8.瓷水壶一个。”

这张收藏清单落款为1986年8月12日。“这是叔叔为抗日牺牲的实物见证,每次看到它,我都心绪难平,很想流泪,他为祖国牺牲时还那么年轻!”陈德抹了抹眼角,“这是第一次把军事博物馆的捐献清单对新闻媒体公开。”

“这是我叔叔的未婚妻王璐璐,你看她多么美丽大方。”陈德指着一张抱着鲜花的披肩发女青年的照片说,王璐璐是银行家的女儿,家境优渥,她和陈怀民因共同的信念走到了一起。在日记中,陈怀民记录了两人的甜蜜时光,他曾憧憬着驱赶走日本侵略者后,再迎娶心爱的姑娘。陈怀民牺牲22天后,王璐璐悲痛欲绝,身着旗袍,踏入滔滔江水为爱殉情。

英烈遗物中,一只刻着“1937年璐璐赠送怀民兄”的瓷水壶,一条镶嵌着空军徽章的精美项链,是陈怀民和王璐璐互送的礼物。陈德说:“璐璐是一个善良的女孩,她盼着怀民兄在喝茶喝水的时候都能想起自己。”

遗物无声,诉说感天动地的家国情怀;照片动人,见证儿女情长的温馨时光。“蓝天白云唱英雄,万里山河荡回声……”近日,在汉口陈怀民路,陈德和朋友们动情地唱响歌曲《天魂》,这是陈德为叔叔陈怀民创作的。他们激昂的歌声从江畔扬起,飘向空中。

【责任编辑:刘建维】